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正是取决于此。我们应该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静下心坐下来,深入地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
在育澜,我们一直有着浓厚的阅读文化。
清晨,同学们读诵经典,书声朗朗与朝阳同升;午后、傍晚的悠长时光里,同学们于图书角各取所需,尽情徜徉在书籍的海洋;自习室内,同学们静静地浏览英文或是其他书籍,亦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在致力于为学生打通课外阅读通道的同时,校长蔡锦曦(James Cai)也重视为教师读书交流搭建平台,因为书香校园的建设,离不开勤读不懈的老师。
我们坚信,每一个热爱阅读的老师和学生都会在书中得到滋养和丰盈。阅读会引领我们邂逅更美的远方,也遇到更好的自己。
今天,我们来看看由我校物理组青年老师组成的读书小组给我们带来的寒假阅读分享。阅读书目来自我校校长兼物理学科带头人James的推荐。
物理教师 | 吴瑕(Daniel Wu)
以幽默的语言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以细致的耐心去帮助学生解决各种问题,让原本死板的知识点变得富有人情味
久仰《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这本书的大名,这次寒假终于能够静下心来拜读,可谓收获颇丰。
“上帝掷骰子吗?”这不是一本简单的物理书,也不是历史书,而是讲量子物理发展史的科普书。从序言开始,作者就致力于用“讲故事”的概念来定义这本书的基调。当作者以一种讲故事的口吻来描绘时,复杂的量子力学变得非常吸引人。这样有趣的行文方式,让读者读来酣畅淋漓,非常过瘾。
读完这本书后,我对量子物理的历史和八卦有了更多的了解。诸如牛顿和胡克之间的恩恩怨怨,爱因斯坦和波尔理论上的对立和现实生活中的友谊,让读者对这些科学家的认识不再只停留在名字和相对的理论上。在这本书里,科学家们被还原成一个个的活生生的人,有个性也有缺点。相信学生们也会喜欢上这本书。
上帝掷骰子吗?这是一个问句,但是没有确切的答案。上帝掷骰子,是指事物发展都有概率,讲一种不确定性。上帝不掷骰子是指我们认为事物都是可以被准确认识的。我们最初接触到的物理学要准确测量某些事物,而之后物理学却发展成不确定性、随机性,想来确实奇妙。我想这也正是物理学的魅力之处吧。
看了这本书之后,我又饶有兴致地观看了视频《决战量子之巅》,进一步了解到1927年第五次索尔维会议以及那张著名的合影。
以前总是在想怎么让课堂能够变得更加有意思,现在想来唯有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并且始终接触一些学科前沿的知识,才能在课堂讲得出有意思的内容。
物理教师 | 阮佩婷(PT Ruan)
曾任浙江杭州海邦留学生联盟副主席,在英国和杭州多次组织文化公益与创业就业类活动
量子理论是一个极为复杂而又难解的谜题。《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作为一本面向大众的科普“消遣”读物,作者自然需要把这个谜题讲得通俗易懂,形象生动。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文章中不断地鼓励读者。
除了深入浅出地讲述量子理论的历史之外,作者经常“提醒”读者即将出现的难懂的理论,“安慰”读者不需要去弄清复杂的公式,也“称赞”读者完成了困难的接受和理解。在序中,作者写道,“你也许会感到晕眩,可是请千万跟进我的步伐,不要随意观光而掉队,否则很有可能陷入沼泽中无法自拔。请记住我的警告。”全书像这样的叙述还有很多,总在读者即将糊涂,即将失去注意力时,恰到好处地到来。
由于本书内容的特殊性,量子物理的故事对于大部分读者来说,理解起来还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当作者希望读者可以读完全书时,使用了几个小方法。其一,从疑问出发。每次新话题的引入或者相对观点的碰撞,作者总是先提出疑问,引人入胜。其二,风趣的语言。如何用文化人的磅礴之气来写高度逻辑性的理科话题,本书给予了非常优秀的示范。作者不但把各个科学人物的生平和性格细细讲述,也把那些虚无晦涩的理论进行类比和拟人,把量子物理的多面的历史展现在我们面前。大量场景描述式的语言,让情节曲折的物理历史剧一幕幕上演。其三,“八卦”的小故事。作者像是玩兴大发,把一些似乎与主题无关,有些还是“野史”的故事穿插在书中。其实这样做就像课间休息一样,帮助读者放松,同时吸引读者注意力,张弛有度。
教学中的理科知识是简洁的,高度提炼的。但是在公式和定理的背后,是科学家们长时间的摸索和努力,是一种历史积淀。在课堂上,把冰冷的定理公式有温度地讲述,是讲述者应该有的追求,是对历史给予力量的释放,更是科学探索思维和勇气的传递。
讲课和写作在很多方面有相似之处。课堂中大部分时间老师输出,学生接受,和作者和读者的关系类似,所以从本书我也获得了些许感悟。老师在课堂中也要有意识地时时鼓励学生,像本书作者一样,给予学生支持,让他们不在困难中迷失,不在困难中驻足。
理科实验员 | 魏世发(Western Wei)
毕业于江西赣南师范学院
曾多次协助导师完成实验项目,拥有丰富的实验项目实践经验
物理、化学学科理论知识丰富,精通实验操作及器材使用
持有高级教师资格证书,教学认真,深受学生喜爱
《从一到无穷大》的作者盖莫夫用简单的文字,夹杂一些有趣的故事,生动地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天文等相关知识融合在了一起。这本书的内容丰富有趣,知识涵盖范围广阔,是一本非常优秀且值得反复阅读的一本书。
其中让我耳目一新的是虚数。记得我还是一名学生的时候,当时接触到的仅仅是虚数的定义和相关计算。那时我也曾非常疑惑,虚数到底是什么,有什么特殊意义吗,还是说有什么实际作用?而在读完本书后,我才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尤其是挖宝故事中使用的虚数知识,让我豁然开朗。
同时书对时间的描述也让我的好奇心得到了极大满足。空间,三维的空间,大部分人都有一个很好的认识和了解。但是时间,对大部分人而言,都是神秘的,无法想象的,充满疑惑的。我们生活在其中,却无法了解它们,不知其所以然,而且在大部分的学习中也很少接触到这部分知识。而本书中对时间维度(第四维度)的相关描述,以及对时空的相对性的叙述,让我有了更深的认识。
当然本书中还有很多有趣的知识,不仅能丰富读者的学识,更能让读者对这个世界、这个宇宙有一个更好的认识,是一本非常优秀的科普教育丛书,值得反复阅读,而且老少皆宜。
物理教师 | 杨帆(Bob Yang)
华中科技大学应用物理学士, 华中科技大学优秀毕业生
美国匹兹堡大学物理硕士,获全额奖学金
托福总分114,学术功底深厚
在匹兹堡大学担任两年助教,熟悉留学申请及学生辅导工作
最近看了《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在此简单分享一下我的感想。
首先,作者带来的极大的信息量让我感到十分震惊。这本书里不仅有各个历史事件的准确发生日期,还有知名科学家当时的年龄,以及当时的天气例如白雪皑皑之类的描述。同样令人感到惊奇的是索尔维会议那张照片上出现的所有科学家都标注好了名字。
第二,书中很多理论都用比喻的方式解释了原理。比如矩阵就用了旅游巴士路费表的比喻,电子结构就用了一栋大厦的比喻。在关于光是波还是粒子的问题上用了几次“大战”来比喻物理学家之间的争论。作者常用金碧辉煌的宫殿来比喻物理学理论。这些出现频繁的比喻降低了读者阅读的门槛。
第三,作者也十分擅长引用其他的文学作品。例如第189页作者分别引用了《笑傲江湖》的第二十六回和《三国演义》中赵云在长坂坡遇上张绣这两件事来解释波函数坍缩这一件事。通过作者的引用,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中的物理概念。
总而言之,这是一部叙事活泼的作品。作者在解释量子理论上花了很多心思,成就了这一本生动而又严谨的科普书。
致育澜的青年教师
by副校长兼教务长吴苗苗
教师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教育专著的引领;教师的精神成长,需要丰富的阅读滋养。
育澜的青年教师们要努力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做一名认真的“读书人”:通过阅读,与大师对话,与经典交流;通过阅读,升华情操,笃行致远;通过阅读,做“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书香教师,也做学生阅读的“点灯人”。
|